我在上篇笔记里提到的「工程师提供客服」的模式是非常适合A人的工作方式,因为它的反馈周期非常短,因此工作的意义会非常明显。
工程师能明白每一行代码是为了什么而写,而写完这些代码之后,变更能很快被推到生产环境帮到用户,用户有时候还会直接在群里给出反馈,而工程师能感觉到自己的工作马上帮助到了别人。
你可能会想说,这听起来很完美啊,跟你之前说的软件行业适合A人是幸存者偏差的说法不是自相矛盾吗?
不是的。
「工程师提供客服」的创业公司实际上少之又少。有些我工作的过的创业公司,有时候工程师和用户之间隔了七八个人。等到一个Bug被传递到工程师手上,用户已经忘记了这个Bug。
寻求A人的理想工作的本质,其实是在试图找到反馈周期短、工作内容丰富多变且富于挑战、团队对于犯错和实验有非常大的包容度的工作。
提供这样类型工作的公司不一定是软件公司。只要它们增长迅猛、人手不足、有年轻的团队,你就很容易得这样的工作环境。但雷区也很多,让我细细说明。